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大春秋

交大校门

时间:2014-05-10 13:27:16  来源:  作者:

交大校门

唐山校门

唐山校门

1902年8月,自八国联军从山海关撤军开始,清政府就开始积极筹划恢复山海关铁路官学堂之事,终因经费支绌,未能实现。  
1905年8月,经长达半年的反复比较和选择,督办复校工作的关内外铁路总局以学堂课业必须考究机器为由,呈请在离唐山机器厂(即其后的唐山机车车辆工厂)较近的唐山建校,并拟定了工程计划,绘制了学堂图式,计划购地200亩,建造教学与生活用房110间的计划,经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批准,唐山建校由此开始。  
1907年2月,建校工程大体竣工,3月4日,学校正式开始行课,7月,清政府设立邮传部,主管“路、轮、邮、电”四政,1908年1月,邮传部颁发学校关防(校印),校名改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从此,学校成为独立开办,面向全国铁路的学校,我校办学历程中曾产生过辉煌影响、留下了许许多多彪炳史册的“唐山时期”自此开始。
  在此期间,虽然学校屡次改变隶属关系,屡变校名,但在千千万万学子心目和社会当中,直到今天,“唐山交通大学”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名气最为响亮的。
 
灵秀唐山
唐院全貌


2.jpg

唐院西楼及东楼
3.jpg

 唐院水塔
4.jpg

唐院眷诚斋
5.jpg

唐院图书馆
6.jpg

 


峨眉校门

峨眉校门

1972年,学校内迁四川峨眉改为现名,并沿用至今。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在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省首府成都市扩建西南交通大学总校,原峨眉校址改为峨眉校区。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座落在风景秀丽、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的峨眉山景区,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是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园林式单位",乐山市、峨眉山市"文明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现有在校学生近7000人。设有旅游学院、药学院、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外国语系以及基础课部、体育工作部等教学机构,开办有旅游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制药工程、中药学、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交通运输、会计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等17个本科专业。

    十几年来,峨眉校区在西南交通大学的领导下,秉承"严谨治学、刻苦钻研、艰苦朴素、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坚持"提高质量、调控规模、优化结构、改善条件、办出特色"的"二十字"发展总方针,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发展之路,明确了"通过适应性调整,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类型、特色上与成都两校区形成互补;通过战略性调整,巩固和发展与成都两校区互补的学科和专业,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开创与学校协调发展的办学新格局"的"两条线"发展思路,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应用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积极实施现代素质教育,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以其动手能力强等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同时,大力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科建设、科研工作以及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未来的几年中,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将按照"二十字"发展总方针和"两条线"发展思路,积极稳妥地开展重点本科教育,努力加强传统专业改造,初步建成具有峨眉校区特色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形成一定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校区老校门

a.jpg

校区图书馆

b.jpg


校区詹天佑像

c.jpg



新校前区广场

chengchunyang.jpg

168级台阶
d.jpg

大板楼学生宿舍

e.jpg

中山梁运动场
guliya.jpg

九里校门

九里校门

西南交通大学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建校之初,学校即以欧美先进大学为范式,以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为后盾,按照起点高、基础厚、重实践、严要求的原则培养学生,其一流的教育质量享誉海内外。
校区正门

q1.jpg

远眺信息楼

q2.jpg

图书馆

q3.jpg

校园中庭

q4.jpg

镜湖

q5.jpg
 

犀浦校门

犀浦校门

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在成都郫县犀浦镇建成新校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一校两地三校区”的格局正式形成。
在113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曾历经18次迁址、18次更名而矢志办学、弦歌不辍;备尝八国联军侵略、抗日战争颠沛流离、唐山大地震之苦而百折不挠、奋斗不息。全校师生始终以教育兴国为己任,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秉承“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传统,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特别是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校区南门

x2.jpg

校区图书馆

x.jpg
 

(责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我的家
我的家
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