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母校动态

“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

时间:2013-04-08 23:15:22  来源:  作者:

编者按  本文作者田家乐先生系峨眉市前馆长。该文记叙了1980年,夏天他陪同邓小平同志峨眉之行的全过程,文中涉及我校的内容只是一部分,但为了让大家了解小平同志关于我校谈话的来龙去脉,在此将全文刊出,以飨读者。借此机会,我们向田先生对学校历史了解如此清楚,并主动向小平同志介绍表示感谢。

 

1980年盛夏,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等同志陪同下,登上峨眉山,给峨眉山留下一页光辉的历史,也给峨眉人留下了永远的怀念。

 

一辆普普通通的“小面包”车

 

198074,分管峨眉山景区工作的中共乐山地委副书记刘继志同志,要我跟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上山走走看看。任务很明确:一是伴游,二是将景区总体规划和实施情况作一些必要的汇报。我没有想到,这位领导竟然是小平同志。

75上午11时,我同中央保卫局的老滕同志一起,到了峨眉车站。站党支部书记和站长向老滕汇报了有关迎接小平同志的准备工作。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就是将会议室收拾一下,整齐地摆上茶具。

1215分,站长告诉我们,小平同志乘座的专列刚刚过了双福站。我和老滕一起到站台迎接小平同志一行的到来。

专列飘着洁白的窗帘,缓缓地停了下来,小平同志神采奕奕地战立在车门口。我的心快要跳出来了。在老滕同志的引见下,我紧紧地握着小平同志的手说:“峨眉山的全体职工和出家人欢迎您!”小平同志连声说:“谢谢,谢谢!”

原来打算请小平同志到会议室去休息一下,但小平同志微笑着说:“我看时间不早了,我们上山吧!”

大约1240分,火车站乘客如云,一辆普普通通的小面包车缓缓地驶出了车站。前面没有警车开道,后面没有车群尾随。人们没有想到,在这十分平常的小车里,竟然坐着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老滕安排我坐在小平同志的身旁,说,“小平同志有话问你。”我正想将车窗关严实,卓琳同志说:“老爷子自来不喜欢关着窗户。”我顺手把窗户推开了。人们一下看见小平同志春风满面的神采,暴风雨般的掌声和“小平同志好!”“小平同志好!”……的欢呼声骤然响起,汇成了沸腾的长河。坐在小平同志的身后的卓琳同志高兴地:“老爷子,快给大家挥手嘛!”小平同志不停地挥动着双手,几乎和卓琳同志的声音同时而起。他那十分亲切的四川乡音“同志们好!同志们好!……”融化在春潮般的欢呼声中。

 

“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

 

虽然是炎热的盛夏,峨眉山却如沐春风。拂晓遍洒了一场好雨,路上没有扬尘,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小平同志兴致盎然地观赏着道旁的青山绿水。

汽车驶向“天下名山”牌坊。小平同志听说“天下名山”横额是郭沫若题写的,便便扬起头来看了又看,说:“郭老的字写得不错,书如其人,很潇洒。”一转弯,车进了西南交通大学的校园,当时上山的公路要假园而过。正是午休时间,校园里人迹稀疏,整个校园,似乎正安谧地甜睡着。我说:“这是1965年内迁来川的原唐山铁道学院,是1972年改建为西南交通大学的。开办快90年了。第一届毕业生就参加了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小平同志说:“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有个名叫扬杏佛的,又名扬铨,是江西清江人,曾经留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回国后,参加了革命。四十年代初,与鲁迅一起担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执委,在上海被国民党蓝衣社的特务暗杀了。牺牲后,鲁迅特地写诗悼念他。那首《悼扬铨》的诗就是悼念他的。竺可桢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创立了中国现代‘物候学’。物候学是研究生物生命活动和气候变化关系的一种专门学问,在世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还有一个桥梁专家茅以升,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就是他主持设计搞起来的。”

 

“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景区公路当时还是十分简陋的土路,坑坑洼洼,车子颠簸得很厉害,车行四五里,突然熄火了。小平同志下车在红砂路上踱着步,看见路旁开满了金黄色的花,大树上挂着的藤蔓也开着许多雪白的花,随风招展。小平同志问:“这是什么花?这么好看!”我只好坦率地说:“不认识。”虽然小平同志微笑着,但我心里仍是忐忑不安。正在这时,四川林学院在山上实习的师生,纷纷从密林中钻了出来,向小平同志问好。小平同志亲切地问道:“山上生活是艰苦的,和城市里不大一样,还习惯吗?”几个年轻人回答说:“能在这里生活一辈子,我们更高兴。”小平同志笑着说:“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种茶好,四季常绿,还有经济效益”

 

车子沿着盘山公路旋上了当时景区公路的终点——双水井。此地位于峨眉山北坡,常常是山雾蒙蒙,十分潮湿。要上主峰金顶,还得步行10公里。前一天晚上这里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此处到雷洞坪一段,是用小木棍横铺而成的,泥烂如羹,很难找到踏脚之处。同志们都劝说小平同志今天暂不登顶。

乐山地区和峨眉县的党政领导都来看望小平同志。小平同志和他们一一握手说:“你们工作很忙,请回吧!“

小平同志细细地察看了《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图》,听取了规划说明和实施简况的汇报。当听到已第一期退耕还林2500多亩时说:“退耕还林好。还林,还什么样的林呢?”

我说:“大多用当地的杉、柏、女贞、香樟、峨眉含笑等常绿乔木混交成林。”

小平同志紧接着说:“风景区造林要注意林子色彩的完美。山林就像人的穿着一样。不仅有衣衫,还要有裙子、鞋子。林子下边种茶,四季常绿,还有经济效益。”

顷刻之间,一团团白云蒸腾而起。一座座苍翠的峰峦,浮荡在浩无边际的云涛之中。小平同志问道:“这里高多少?”

“海拔2355。”

“比黄山的主峰高多少?”

在旁的邓楠回答说:“黄山最高处也不过1800多米。峨眉山比它高出1200多米哩!就在这里,也超过黄山500多米了。”

小平同志叉着腰,发出爽朗的笑声:“三年后再来,我一定要登上金顶!”

 

“四菜一汤好”

 

那时仅有一条由峨眉县城通向洪雅县高庙乡的“峨高公路”横穿景区东西。要上万年寺就得在净水乡下车登山了。小平同志下得车来,亮出洁白的短袖汗衫,将裤管挽得高高的,从净水河边的桂花场,踏上4公里的坡道。“登山不用杖,脱帽舞东方”,径向“白水秋风”的万年寺健步攀登。

在登山道上,小平同志额角不断冒出豆粒般的汗珠,同志们一再劝小平同志歇歇再走。小平同志总是坚定地回答说:“登山不止嘛!”

小平同志站在珍(曾)坪下边的高处,望着刀砍斧劈的二斗岩停步了。我说:“这是地质史上有名的‘峨眉大断层’,全长50多公里。”小平同志对谭启龙说:“小谭,我们一起来照一张,留个纪念。”

到了万年寺,夕阳的余晖给寺周的山林抹上了一层胭脂色的霞光。古寺里射出的灯光,透过茂密的楠木林,繁星似的闪烁着。

峨眉山管理局(现为峨眉山管理委员会)的干部职工,准备了一席简朴而富有地方特色的便餐为小平同志一行洗尘。桌面上摆着白嫩嫩的四川豆花、红烧雪魔芋。苦笋酸菜汤、凉拌红椒嫩姜和峨眉泡菜等,在柔和的灯光下喜气洋洋地散发着一缕缕乡土的清香。小平同志举起筷子,对服务人员说:“四菜一汤好。什么也不再要了。”

 

“峨眉山是一座宝库”

 

76清晨,金灿灿的朝阳,抚照着万年寺无梁砖殿的穹窿顶。小平同志站在巍峨的大殿上迎着晨光,用洪亮的声音回答保健医生小杜的问候:“我睡得满好嘛!”

饭后,小平同志游览了万年寺,看了唐代诗人李白与广浚和尚弹琴和诗的明月池,宋代太平兴国年间铸造的,通高7多的金铜普贤大士像等文物后,信步向“峨眉十景”之一的“双桥清音”走去。两地相隔3公里,都是苍苔满径的石级蹬道。穿过城阙似的大峨楼,一股股山药的香味随着凉风迎面扑来。象牙坡两旁,山中的药农摆着一个一个的药摊,出售峨眉山特有的药材:天麻、黄连、八阵图、九子莲、普贤线峨参等,多达数百种。小平同志饶有兴趣地猫着腰察看着,询问着。当听到纵横154平方公里的峨眉山景区内,约有高等植物3200多种,占全国拥有量的1/10;药用植物进1700种,几乎占全国的1/3时,小平同志环顾如画的峨眉秀色,爽朗地说:“峨眉山真是一座宝库!要好好保护,合理开发,让它为子子孙孙造福。”

 

“办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

 

小平同志在清音阁足足休息了两个小时。站在黑龙江和白龙江汇合处的双飞桥上,仰望着参天古树,枝柯交茅;静听着深谷碧流,淙淙如琴。下午4时,沿着宝砚溪走下山。走出种玉溪的幽谷,来到太平桥边,离五显岗车站还有1公里。这时小平同志转过身来,从钵孟峰、天池峰、息心岭、玉笋峰直望到“金顶三峰“。层峦叠翠,横绝蓝天。山野里的的佛寺建筑,或高踞于险峰之巅,或巧构于悬崖之阿,或横跨于溪涧之上,或深隐于重翠之中,于雄秀的峨眉山浑然一体。8亿年的自然史,5000年的人文史,历历在目。小平同志说:”峨眉山是一个文化型的风景区,是一座宝库,要好好保护。要搞好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开发。要加强管理。办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

峨眉山雨天多。小平同志在红珠山宾馆休息了两天后,79乘车去成都。从此,他再也没有上过峨眉山。

“无穷如天地,不竭若江河。”小平同志逝世快两年了。他的谆谆教诲,为峨眉山的保护、开发、建设、管理指明了方向。18年来,指引着峨眉山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景区现已退耕还林5738亩,封山育林3万多亩,成片造林2.5万亩,道旁植树30多万株,全山森林覆盖率已达87.6%;已建成珍稀频危植物保护区和自然景观保护区5处,面积近万亩。峨眉山由于实现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净化、优化和有效保护,已成为世界上亚热带山地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地方。1996年,名列《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以罕见的“双重遗产”名扬于世。

现在,峨眉山茶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万多亩,所产名茶竹叶青、峨蕊、峨眉雪芽等多次荣获国际金奖,畅销海内外。每年接待中外旅游者15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早已突破亿元大关。以峨眉山为龙头的旅游业已成为峨眉山市的支柱产业,牵引着全市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继续发扬“登山不止精神”,乘胜跨入新的世纪。

小平同志,峨眉山人永远怀念您。

注:本文选自中共中央《党的文献》1999年第1期,标题为本刊编者所加。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热烈庆祝母校120周年华诞专辑
热烈庆祝母校120周年华
校友活动:又是一年芳草绿 正是春游好时节
校友活动:又是一年芳
2014年5月4日交大青年校友欢聚大连旅顺
2014年5月4日交大青年
曹建猷院士-铁道电气化专家
曹建猷院士-铁道电气化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