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科研项目:
1.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研究
2.采用正交异性钢悬臂板加宽箱式梁桥的技术可行性研究
3.金马大桥“大型砼斜拉桥与T型刚构协作体系桥梁”设计技术研究,通过教育部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抚顺万新大桥模型实验与施工控制,通过教育部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大连金湾桥施工控制与荷载实验
6.金华义乌江大桥施工控制与荷载实验
7.沈阳公和斜拉桥双层梁新结构的研究
8.山岭重丘区桥梁结构的研究
9.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施工新方法的研究(取得国家专利)
10.墩桩优化设计的研究
11.混凝土斜拉桥箱梁裂纹产生的机理及对策研究
12.大连开发区琴桥模型实验
13.大连泉水小区跨东北路4号桥模型实验研究
14.大连轻轨模型实验
一、大工教授张哲设计的金马大桥获2003度建设部一等奖
此桥为大工教授张哲设计,系世界最大跨径独塔混凝土斜拉桥,坐落在广州市通往
肇庆市的高速公路上
昨天,记者从大连理工大学获悉,建设部2003年度部级优秀勘察设计评选结果
近日公布,大连理工大学桥梁工程研究所所长张哲设计的金马大桥获优秀市政公用
工程一等奖,该桥是世界最大跨径独塔混凝土斜拉桥。
据了解,建设部部级优秀勘察设计评选每两年举办一次,一等奖项目要求在勘
察设计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等方面在全国同类项目中居最高水平并有突出创新,达
到或接近国际同期水平。所有参赛作品都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相关分会组成建设
部部级优秀勘察设计评审委员会评审。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张哲是全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从事桥梁设计和理论研究工作
40年,先后主持设计了50余座各类大型桥梁,他设计的大连金湾桥为世界上第一座
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金马大桥坐落在广州市通往肇庆市的高速公路上,大桥横跨
西江,水流湍急,设计难度很大。此次获得国家级大奖的金马大桥设计,大桥全长
1912.6米,主桥跨径60米+2×283米+60米,桥宽26.5米,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独
塔混凝土斜拉桥。由于张哲在设计时采用“斜拉桥与 T型刚构协作体系”,成功地
解决了斜拉桥与 T构连接处的构造问题;主塔采用直束加固技术;引桥采用后穿长
束先简支后连续施工连续梁技术,此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大量节约钢绞线和锚具
,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原计划3.2亿元的建设费用,减少到1.89亿元。
国家级设计大师林元培、王伯惠等专门组成专家组对金马大桥进行鉴定,他们
认为,金马大桥运用的“大型砼斜拉桥与 T型刚构协作体系桥梁”设计达到世界领
先水平。
二、大连理工大学张哲:用最少的钱造最坚固的桥
在大连,有很多桥梁让你觉得妙不可言,如挑月桥,在当地被称为情人桥。这些桥梁的设计者没有那么多的浪漫情怀,有的却是一种近乎苛刻的严谨的态度,因为他知道,一座桥所要承担的重量和分量都不轻。他就是以设计广东西江金马大桥(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的独塔砼斜拉桥)而蜚声海内外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张哲。
张哲,大连理工大学桥梁研究所所长,风洞实验室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博导。辽宁省第九届政协委员,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风工程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桥梁设计理论,在该领域有多项重大创新技术,主持设计了100多座各类大型桥梁。
教学感言:
对学工程的研究生而言,一定要到现场学习,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创新。
学习贵在专业精深,朝思暮想最不可靠,甚至进入社会后会后悔。
抢手的好苗子
说起自己的学习经历,已经64岁的张哲记忆犹新。1962年,他考上了唐山铁道学院,学习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1980年,他又考上兰州铁道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还是学习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前后学习间隔的12年里,张哲在齐齐哈尔铁路局工作,成天围绕着铁路和桥梁转来转去,还要在工地上挑土、绑钢筋等。“这段时间,实践可说非常丰富,从修路到修桥、建桥都有。”
本科学习时,张哲就对桥梁情有独钟,肯于钻研。虽说当时的学制是5年,但他学了4年就毕业了,“学得也差不多了”。
等到读研究生时,张哲因为有很强的实践背景,学习起来方向就非常明确,对于新知识,他更是一点儿都不放过。要看英文文献,张哲便从头开始学习英语;要利用新的计算工具,他便积极学习那时尚属稀罕物的计算机。所以,到了做毕业设计时,张哲成了导师指导的最好学生。“我当时搞高速公路弯桥的研究,导师指导时一说我就能领会,连他都说我这个学生能力还挺强!”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